• 专利申请
    2015-07-31
  • 公布公告
    2017-07-28
  • 授权日期
    2017-07-28
  • 终止
    2027-07-26
一种MoO<base:Sub>3</base:Sub>‑H<base:Sub>0.4</base:Sub>MoO<base:Sub>3</base:Sub>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
一种MoO<base:Sub>3</base:Sub>‑H<base:Sub>0.4</base:Sub>MoO<base:Sub>3</base:Sub>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
* 专利信息仅供参考,不具有法律效力。 有效专利
CN201510461777.2 2015-07-31 H01M4/36 {{ classMap["H01M4/36"] }}
桂林理工大学 查看申请人名下所有专利
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建干路12号
专利分类项目
专利注册信息
初审公告期号 2015-07-31 初审公告日期 2017-07-28
注册公告期号 2017-07-28 注册公告日期 2017-07-28
专用权期限 2017-07-28 - 2027-07-26 专利类型 发明授权
代理组织机构 --
专利介绍
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O3‑H0.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的制备方法。将分析纯钼酸铵倒入烧杯中,加入去离子水,使其溶解;将上述所得溶液中,加入硝酸,在室温下充分搅拌10‑30分钟;放入100毫升高压反应釜中,封闭好后,放入恒温干燥箱中,水热反应结束后,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;离心过滤,用无水乙醇洗涤3‑6次,在70℃恒温干烘箱中干燥24小时,得到白色粉体一维三氧化钼纳米带;将上述所得白色粉体用碳纤维纸包裹好,放入盛有硫粉的100毫升带支架的水热反应釜中,在恒温干烘箱中熏蒸完毕,即得到蓝色的宽度为100‑500纳米、厚度为10‑30纳米、长度为4‑8微米的MoO3‑H0.4MoO3核壳结构纳米带粉体。本发明操作简便、成本低、耗能低,能大规模合成。
法律进度
  • 2021-01-12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: 2020.12.30 专利权人由桂林理工大学变更为苏州奕方华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地址由5410 ...

  • 2017-07-28 授权 ...

  • 2016-01-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(主分类): H01M 4/36 专利申请号: 201510461777.2 申请日: 2015.0 ...

  • 2015-12-09 公开 ...

同类专利
  • 一种利用水葫芦制得的Fe3O4/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

  • 一种微纳米球形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

  • 三元多级多维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

  • 一种制备微孔球结构的硅酸亚铁锂/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

  • 一种LiFePO4/C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

  • 一种氧化钨纳米线缠绕复合材料、制备方法和应用

  • 颗粒状二氧化锡/二维纳米碳化钛复合材料及应用

  • 颗粒状二氧化锡/二维纳米碳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

  • 一种硅酸锂改性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、应用

  • 一种多维异质纳米结构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

  • 一种Si-O-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

  • 一种氧化物柱撑MXene复合材料及其应用

咨询该专利

您还可以
推荐专利
{{ v.name }}
取 消 确 定